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兵 通讯员 周颖配资炒股平台官网
7月初的宁夏宁东,沙尘暴席卷而来,配煤中心站的接触网在狂风中剧烈震颤。能见度不足5米的漫天黄沙里,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正带着党员突击队艰难前进,300米长的接触线在他们肩头绷成一道钢弧。
他叫吴海荣,是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宁东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接触网作业队长,此刻,他正用18小时连续作战创下单日架线4公里的纪录,努力带领团队啃下167.486公里线路的“硬骨头”。
宁夏宁东铁路每日仅有短暂的作业窗口期,而吴海荣团队要在8个车站、9个区间完成接触网改造,曲线区段占比超40%,日均50列列车呼啸而过。他带着技术小组在现场蹲守一周,卷尺丈量每处弯道,笔记本画满改良草图,最终研究出用“模块化预配+分段突击”法,让支柱组立如搭积木般高效。当预制好的腕臂组件在地面完成“乐高式”组装,再由吊车精准吊装时,原本需要半天的支柱组立,现在缩短到了2小时,更创下单日组立38根支柱的效率纪录。
作为党员先锋岗的一员,吴海荣在作业现场和安全哨兵岗区的党员每天要完成“三查”:查设备隐患、查操作规范、查劳保穿戴。“安全不是喊口号,是把每个螺丝拧到恰到好处。”他总结的“班前交底-班中巡查-班后总结”三段式管理法,让安全手册上的条款变成了队员们的肌肉记忆。新工人小李记得,自己第一次拧螺栓时力度不够,被吴海荣叫回重拧,“他让我用扭矩扳手反复测,直到达到120牛·米的标准,说这是给列车的‘安全密码’”。
因不可抗力停工的日子,作业队驻地成了吴海荣的练兵场。他支起模拟支柱,让队员们练习腕臂安装,“误差超过1毫米,就重来。”在公司推行的导师带徒模式下,他培养出了3名中级工、1名高级工、2名技师。当徒弟朱阿强、王帆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接触网技能大赛中斩获前十,裴阳鹏、赵康在西安电化公司技能比武中获二、三名时,吴海荣的工装上还别着给徒弟们抄录的《施工规范》笔记。他还利用工休开展“一线小课堂”,讲解《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为作业队员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平台。
从青涩学徒到作业队长,吴海荣的工鞋磨破了无数双,笔记本写满32本。零事故的纪录背后,是他凌晨三点还在核对的施工日志;单日4公里的架线奇迹里,藏着18小时风沙中“三班倒接力”的坚守。吴海荣用行动诠释着:所谓匠心,是把每根支柱都立成信仰的高度;所谓坚守,是让每次合闸后的电弧都化作破晓曙光。
如今宁东项目进入冲刺阶段,他仍每天背着工具包巡检,在接触网精调现场,手把手教队员调整导高和拉出值。夕阳下配资炒股平台官网,他的身影与接触网的剪影叠在一起,成为塞上铁路线上最坚实的坐标。
恒运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